有关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性能


  2005年,合肥工业大学柳柄康等对两榀两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仅依赖预应力筋抗弯的梁端截面,滞回曲线较为丰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曲率延性系数达4时,截面承载力无明显降低,可满足弯矩调幅要求;卸载后残余变形较小,截面屈服后仍具有变形恢复能力;对称和反对称两种加载方式对跨中和梁端受力性能和延性无明显影响,仅对中柱节点核心区受力状态产生较大影响。2009年,北京工业大学韩建强等对一榀预应力装配式框架KJ2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为了保证KJ2梁端混凝土约束较好,对其框架梁端2倍梁高范围进行碳纤维布加固,并在梁的两端均增设直径为4mm的螺旋箍筋约束端部混凝土,提高装配框架梁两端混凝土的局部抗压强度。试验表明: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相比,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的耗能能力要稍低于现浇框架,而其延性和变形恢复能力则优于现浇混凝土框架。2005年,同济大学吕西林等对一个单层、单跨、三榀、采用橡胶垫螺栓连接梁柱节点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1/2缩尺模型进行拟动力试验。试验表明:此类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采用橡胶垫螺栓连接的梁柱节点在试验中工作状态良好,而采用焊接连接的板梁节点在试验中破坏严重;屋面板与梁的焊接节点是此类结构的抗震薄弱环节。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科技创新 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三门峡市兴隆混凝土有限公司以绿色节能为宗旨,依托清华大学的研究内容,建成一条墙板自动化生产线,产品用在建筑行业,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环保节能低碳等优点,深受市场青睐,公司实现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高延性混凝土的技术特点有哪些

高韧性、高抗裂性能、高耐损伤能力;耐湿热、耐老化性能好,可用于干湿交替场合;抗氯离子、抗碳化、抗冻性、抗渗性能高